首页 > 心 . 黎里 > 故居祠堂 > 宗教祠堂
咨询电话:0512-63362875

凌太常祠

发布时间:2018年09月30日
  在黎里古镇西栅北岸43号,望平桥北堍,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凌太常祠,五百多年来,屡坍屡建,迭经兴废。新中国成立后,此祠作为公产收归国有,黎里房管所安排成居民住宅。现在凌太常祠保存坐北朝南两进,前一进四开间平屋,后一进楼房,面阔三间9.3米,进深5.5米,硬山顶,配有东西厢楼。西厢房原厢楼还在,扩建成一幢钢筋水泥楼房,东厢楼基本保存,墙壁间镶嵌有一方同治十一年(1872)镌刻的《严禁污渎神灵记碑》。1988年3月,黎里镇文保所将此祠定为镇级文物控制单位,2007年,再次确定为全国文物普查点。
  凌太常祠是祭祀凌信的祠堂。凌信(约1410—1471),字尚义,黎里镇人,少年时期跟随父亲凌显至大兴,入顺天府学攻读,聪慧好学,喜欢浏览山川地理之书,关心国家大事,口才极佳,考得秀才后选为贡生,凭一手中规中矩的楷书,得授中书,不久擢为尚宝卿,为皇帝掌管玉玺、符牌及各类印章。任职期间,继续博览群书,对边陲小国的政治、经济与风俗,了然于胸。明宣德时,擢升太常寺少卿,仍兼尚宝卿。当时,东南边陲安南国王不肯臣服,动辄制造事端,骚扰边境。宣宗命凌信及行人邵震带领使团,出使安南。凌信转达了大明皇帝圣意,向安南王黎灏分析形势,晓以利害,又赏赐国王及妃嫔大批彩帛,凭着三寸之舌,终于使安南王诚心归附,遣使入朝。凌信有业绩,加上书法、文章等才能,终成一朝名臣,事迹采收进《明史•安南列传》,家乡黎里传为美谈。成化七年,凌信逝世,宪宗闻报,特赐祭葬圣谕,凌氏子孙专为建造凌太常祠,勒石纪盛,置备若干祠田,以作合族每年祭祀的开销。
  凌太常祠初建规模无考,崇祯末年重修。由明入清将近百年,祠堂由和尚主持,祀田鬻卖给住持,碑石被游方僧磨掉另作他用。清乾隆六年,里人徐达源斥资重建,次年秋季竣工,保存了旧观。徐达源特邀阳湖洪亮吉撰写了一篇《重修明太常少卿凌公祠墓碑记》,此记,记载了凌信及凌太常祠的来龙去脉,是不可多得的地方文献。
  据洪亮吉所记,又加凌信后裔及黎里老前辈口耳相传,基本得到凌太常祠原有规模、陈设及其功用。
  祠堂前后共三进,面向市河建有一座宽阔的淌水河桥,第一进三开间门面,正中一间为大门及通道,左右两个耳房,第二进五开间,第三进为三开间楼房,四周圈以围墙。祠堂后面是凌信及其父亲凌显坟墓。第二进主要用于族中聚会议事、宴饮与“散胙”。宴饮,较为隆重的祭祀礼仪举行完毕,大多举办酒宴;散胙,每月初一月半供奉祖先的时果、面食、糕点等祭品,祭后分享。凌信坟墓祠堂合在一处,族人清明前夕的墓祭(黎里扫墓往往都在清明前十日进行)与清明节祠祭较为方便,祭祀隆重而盛大。此外,中元(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半,黎里称为“鬼节”)和冬至两节的祭祀也较为盛大。由凌氏后裔轮流主祭,轮到值年的一房,收取祭田租米,需要置办金纸、锡箔、香烛等物,还需备办酒席,少则五七桌,多则十余桌,甚至办成流水酒席,即坐满开席,吃毕走人,翻台再次办席。
  第三进楼下为享堂,即祭厅。正中一个石制供台,上面是凌信及其夫人神主牌位,左侧配享凌信父母牌位。堂上有“文献芳型”匾,由吴江教谕江轶群题,邑人杨观吉书;右侧竖有“使星槎”额,由洪亮吉题并篆书。文献,指多闻多识熟悉掌故的人;芳型,流芳百世的典范,这里赞扬凌信其人。使星槎,典出张华《博物志》,本指往来于天河中的木筏,当年凌信出使安南,走的是海上航道,乘坐的是海船。
  第三进楼上有匾额“宝纶阁”,宝纶阁内的紫檀木宝盒内珍藏着皇帝的圣旨、诏书和诏命,此类圣物也称纶旨、纶书、纶命,凌太常祠别称宝纶庵,即由此而来。上文谈到成化七年,凌信去世,宪宗有赐谕祭葬之文,还有凌信奉诏赴安南的诏书;凌信父亲凌显考授大兴县丞,有晋升工部主事的皇帝敕命,又有因儿子凌信而赠尚宝司丞的敕命;凌信夫人赠封诰命夫人的诰命。这里的敕命与诰命,有分当,五品以上称诰命,六品以下称敕命。凌信太常寺少卿,正四品;凌显工部主事,正六品。宝纶阁上,特制了好几排大橱,迭放着好几口香樟木官箱,收藏着凌氏族谱,凌信的多种墨宝、书籍,大大小小数十个罗盘,凌显、凌信父子的官服,玉版,使用过的笔墨纸砚及印章珍玩,历年搜罗所得到名家书画、折扇,还有安南国王赠送的犀角、象牙和上好沉香。每逢祭祀之日,祭厅供台奉上御赐宝物,按长幼尊卑,顶礼膜拜。黎里每年“中秋显宝”(参见古吴轩出版社2013年5月《古镇黎里》350页《中秋显宝》)时节,同样供出御赐珍物以及宝纶阁内的种种收藏,供四乡民众前来赏宝。
  可惜年深月久,宝纶阁上的宝物都已不存,独有左宗棠赞扬凌信而撰写的对联,至今保存完好。且看此联:文高九能道重三物,风宣八节气备四时。落款:左宗棠,钤有二枚印章,阳文:大学士章;阴文:青宫太保愙靖伯。
  左宗堂平定新疆,外交与军事兼使,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为谈判桌上增加了一个个砝码。当时嵩武军首领张曜多次向左氏谈及黎里同乡凌信,左氏认为,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,于是提笔写下了上述对联。对联没有签署年月,凭印章:“大学士章”、“青宫太保愙靖伯”,可以初步判定,撰写于1875年。凌信后裔得到联语,制成楹联,悬挂在享堂金柱上。“文革”中,听得造反派即将前往凌太常祠,黎里第一任文保所所长殷安如将它扛回了文保所,珍藏至今。
  徐达源《黎里志》印行后93年,又有蔡丙祈《黎里续志》,续载了凌太常祠:道光十七年(1837),裔孙凌环、凌昙等再次重修凌太常祠;咸丰十年(1860)祠堂毁于寇,同治十年(1871)裔孙凌大咸等重建。凌太常祠面南沿河,晚清时期,祠堂东边居民日益稠密,沿河需要开辟通道,于是凌太常祠第一二两进的庭院被打通,没几年,第一进被拆除,民国年间,第二进五开间东边一间也被拆掉,用以加阔祠东南北向的通道。
  从同治十年重建,到现在已经过去140多年,就现在凌太常祠留存的建筑来看,它的型制规模、结构框架及至石础门窗,古风依然,保存着明代建筑的特点。目前,黎里古镇正在保护开发,凌太常祠当会整修重建并进行相应的文化陈列。

















关于我们 0512-63362875   |   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浒泾街30号
首页
概况
黎里概况
黎你很近
水里戏里
文化名人
影像集锦
景区地图
古镇保护
全域旅游
资讯
新闻动态
景区活动
景区公告
游记攻略
VR全景
心 . 黎里
私家园林
故居祠堂
博 物 馆
精品项目
古建遗存
梦 . 黎里
民宿客栈
精品酒店
品 . 黎里
特色小吃
美食名店
旅游特产
游 . 黎里
门票预订
酒店预订
餐饮预订
特产预订
虚拟导览
语音讲解
在线投诉
游客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