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女画家钱与龄(1763—1827年),字九英。其曾祖母陈书(字南楼)是太学生陈尧勋的长女,她的作品被乾隆帝赏识,很多作品有乾隆帝题诗。乾隆帝评她的作品是:“结构总无巾帼气”。钱与龄从小受曾祖母的影响,耳濡目染,笔墨技法上继承家风,蔚为大观。
后钱与龄嫁作黎里蒯嘉珍为妻。蒯氏由附贡生官至广西太平府明江同知,工行草书,尤善汉隶,苍古圆劲,有摹刻《树滋堂法帖》,能作墨梅,间写山水、花果,诗亦清峭,著有《树滋堂诗集》。钱与龄也善诗,所以夫妇俩相互唱酬,书画豫志,终日不倦于蒯氏“七峰园”及园后的“翰墨艇”之中。
钱与龄绘画范围非常广泛,人物、山水、花鸟无所不包,她以没骨法画的《高冠图》,画中雄鸡昂首挺立,用笔滋润,背景山石线条柔韧清新,树干淡雅高古。钱与龄又善诗文,有自题画帧云:“玉簪堕地无人拾,化作东南第一枝”,为时传诵,著有《闺女拾诵》、《仰南楼闻见集》。
在中国古代书画史上,数以万计的书画作品中,苏州女画家留传下来的作品非常稀少。据介绍,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也不过300多件,如胡与可、柳如是、薛素素等数十人而已,而吴江黎里钱与龄名列其中,她的名字并被载入画史。